核心观点: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其人民性。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一重要原则,就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就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短板。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把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而是要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城市发展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
2023年12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有关举措,这也是对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部署要求的贯彻落实。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阐述了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其人民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这意味着“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的目标提前实现。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既有利于拉动消费和投资、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有利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正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